近日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、自贡恐龙博物馆的科学家在北京宣称,他们在自贡发现一侏罗纪时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,该遗迹与恐龙骨骼化石伴生埋藏,这是在我国首次发现与恐龙伴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。
发现的巢穴遗迹
该遗迹保存于侏罗纪中期的地层下沙溪庙组中,呈实心通道状,可分为两部分。遗迹第一部分长近1米,直径6至10厘米;第二部分长约1.5米,直径7至14厘米。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邢立达博士说,该化石是动物巢穴通道被沙土沉积物迅速填充后,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,最终石化形成的。与骨骼化石由动物遗体形成不同,它是动物活动遗迹形成的化石。
第一部分化石的断面底部向内凹陷,外形颇似桃子
“通过遗迹化石,我们可以获得当时动物行为的信息,也对古气候、古地理的研究具有启示作用。”该成果的主要研究者之一,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馆员彭光照说,“我们分析了化石样本的化学组成,发现其与周围的岩石明显不同,证明了它的化石身份。”
从形态学上观察,第一部分化石的断面底部向内凹陷,外形颇似桃子。彭光照说,那是四足动物爬行时留下的特征:“四足动物四条腿着地行走,腹部会被抬高一点,这就使得挖掘形成的洞穴的底面在中央部分稍微高一点。如果是没有四肢的鱼类等,其洞穴底部则会很平坦,不会有这种内凹的形态。”
该成果的合作研究者之一、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馆员叶勇表示,在下沙溪庙组中已经发现过一些体型相仿的小型四足动物,如自贡似卞氏兽和川南多齿兽等,可以作为造迹者的候选。